8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最新消息顯示,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決定》。據了解,國務院將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
附件《國務院決定取消的行政許可等事項目錄》第三項顯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此次取消審批后,交通運輸部要制定完善并公布維修業務標準,督促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通過以下措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 建立健全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制度,及時公布相關信息。
- 要求機動車維修企業嚴格按照標準開展維修服務,維修服務完成后應提供明細單,作為車主追責依據。
- 加強對機動車維修行為監管,對維修企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 建立黑名單制度,深入推進維修誠信體系建設。
此則新聞引起了大量行業人士的關注和轉發。有人表示,地方主管部門對事中事后監管要加強;政策的落地將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制定服務標準和后期監管更為重要。
實際上,這一改革消息在去年年中就已經開始流傳。其大背景是中央層面推動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放管服)改革工作。國務院此次發文很可能促使傳言多年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資質改革落地實行。
正式實行后,將對汽車后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正面影響:
- 維修企業將節省一筆維修資質審批費用。
- 擬進入后市場的企業節省去了繁瑣的審批手續和時間,能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創新經營模式上。
- 為產業資本進入汽車后市場清除了障礙,比如車享家等全國維修連鎖企業就不需要在各地申請許可證。正準備進入該領域的瓜子二手車和滴滴等新勢力企業正當其時。
負面影響:
- 取消后不利監管。維修行業不是能宏觀調控的市場,客戶之間的矛盾與維修方的質量問題,會日趨增進。沒有政府管理,終會亂而散。
- 不少行業人士擔心維修產能又會擴充,使產能過剩情況加劇。
- 設備不再是拿維修資質的必要條件,對部分設備生產商而言利空。
- 對擁有維修資質,自己不準備經營、想高價轉讓的企業利空;在很多城市,有資源的企業或個人,通過捆綁維修資質的方式,讓部分維修企業加盟,實際上是變相交“保護費”。
中立觀點:
- 不能觸動環保底線。去年環保風暴之后,三類維修企業或無證經營的路邊店違規噴漆作業,在大中城市成效明顯。而今年“環保”仍是中央三項重點工作之一的大背景下,預計環保仍是持續高壓狀態。
- 維修企業的環保仍以備案制為主。如北京規定,230平米以下的服務企業先備案,后續主管部門以抽查為主進行管理。
- 維修門店類似便利店,未來是社區服務概念。這類服務企業能促進就業,政府是鼓勵的。現在主要是工商、環保和消防這三方來監管,實際上是層層下放到街道辦事處,后者委托城管來進行督察和監管。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