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從地緣政治關系看,敘利亞內戰繼續膠著;俄羅斯被西方集團再次孤立;英國脫歐問題繼續爭吵;朝鮮核危機突現曙光,不僅與韓國盡釋前嫌,還與美國實現65年來首次握手;伊朗核協議突然被廢,石油危機再次籠罩波斯灣。從經濟關系看,美國政府在全球掀起貿易戰,歐盟不再“盟”、北美不再“美”,尤其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全面升級,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上半年增長6.8%,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以上。其中,石化行業上半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行業實現主營收入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下半年,行業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同時也面臨新的機遇。
一、行業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1、全行業基本數據
增加值穩步增加。截至6月末,石化全行業規上企業27641家,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4.7%,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
主營收入穩步增長。全行業實現主營收入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比前5個月加快0.6個百分點;占全國規模工業主營收入的12.4%,比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
利潤總額增幅較大。總額為4861億元;同比增長46.6%,比前5個月加快5個百分點;占全國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14.3%,比去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
2、三大板塊情況
增加值增幅最大的是煉油板塊,為7.3%;油氣板塊增幅最小,為2.5%;化工板塊增長3.7%。
主營收入中化工板塊占比最高,收入3.9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占全行業61%;煉油板塊收入1.9萬億元,增幅19.2%,占全行業29.6%;油氣板塊收入4635億元,增速15.7%,占全行業7.2%。
利潤總額為油氣板塊增幅最大,同比增長325.5%,實現利潤877.4億元,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18%;煉油板塊利潤1148.3億元,同比增長28.6%,占全行業利潤總額的23.6%;化工板塊利潤占比最高,為57%,利潤總額2769.4億元,同比增長28%。
3、主要產品產銷有增有減
上半年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1.64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0.7%;主要化學品總量同比增長約1.8%。其中,原油產量繼續下降,產量完成9409.2萬噸,同比下降2%;天然氣產量7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主要化工產品產量有增有減、總體平穩。從具體產品看,硫酸、氮肥、磷肥等基礎產品產量下降,氮肥下降幅度最大,為7.5%。合成材料、精甲醇等有機化學品產量增加。
消費量方面,上半年我國原油和天然氣表觀消費總量4.38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6.9%。
二、行業經濟運行面臨的挑戰
上半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總體向好的態勢繼續,尤其是效益增長超出了年初預期。不過,全行業高質量發展仍面臨挑戰。
1、產能過剩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經過兩年的持續發力,化解過剩產能、尤其是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據石化聯合會產業部最新的《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重點監測的28種產品去年平均產能利用率72.2%,比上一年提升3.1個百分點。但是,大宗石化產品過剩、高端石化產品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比如,煉油裝置的產能利用率71%,雖比2015年提升5.5個百分點,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十幾個百分點的差距。尿素產能連續3年下降,但去年產能利用率只有72.4%。甲醇去年產能利用率73.6%,聚氯乙烯74.4%,醋酸73.7%,聚甲醛只有53.2%。大家關注的進口量很大的產品PX,產能利用率只有71.6%。熱點的現代煤化工方面,只有煤制烯烴產能利用率87.4%,其他產品都很低——煤制氣64.1%、煤制乙二醇59.1%、煤制油只有40%。
當前還要特別關注新增產能的問題。自去年開始,石化產品價格高位運行,一些行業、企業新建和擴建新產能的沖動又有抬頭。我們從專業協會座談會了解到,硫酸正在改擴建產能1200萬噸/年、雙氧水100萬噸/年、純堿260萬噸/年、燒堿44萬噸/年、電石300萬噸/年。這些都是產能嚴重過剩的12個領域。
2、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我國石化產業“低端產品擁擠,高端產品缺乏”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成品油、基礎化學品過剩,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缺乏的狀況改善不明顯。
去年石化全行業貿易逆差高達1974億美元。其中進口有機化學品6223萬噸,再創歷史新高;逆差146.8億美元,同比增長38.6%。進口合成樹脂3196萬噸,僅聚乙烯、聚丙烯的合計逆差就高達173億美元。其中,聚乙烯進口1179萬噸,同比增長18.6%,對外依存度44%;中低密度聚乙烯進口237萬噸,同比增長15.7%,對外依存度43.3%;高密度聚乙烯進口639萬噸,同比增長21.2%,對外依存度59.1%;線型低密度聚乙烯進口303萬噸,同比增長15.8%,對外依存度34.5%;聚氯乙烯還進口100萬噸,同比增長15.6%。而工程塑料、電子化學品、高性能纖維、高端膜材料的差距更大,如聚碳酸酯去年表觀消費量173.3萬噸,其中進口138.5萬噸,自給率僅36.7%。
3、資源制約日益嚴重
自1993年中國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進口量不斷增加。2017年,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產量9409.2萬噸,同比再下降2%;原油加工量3億噸,同比增長8.9%;原油表觀消費量3.17億噸,同比增長3.8%,對外依存度70.3%;天然氣產量7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345.6億立方米,增幅16.1%,對外依存度42.4%。
4、環保要求越來越嚴
據環保部門統計,近幾年石化行業廢水排放量超40億噸,約占全國工業排放總量的20%;廢氣排放量約6萬億立方米,均列工業領域第一。VOCs排放量約占工業源排放總量的40%;廢固排放量3.7億噸,工業領域第二。
在上一輪環保督察過程中,很多石化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技改投資、設備投資、運輸成本等不斷增加。今年環保稅開征,新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啟動,計劃再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環保督察全覆蓋。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環保督察是必要的,對管理不規范、排放不達標企業采取斷然措施也是必要的,但對企業采取簡單的“一刀切”或不分青紅皂白的“切一刀”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
三、行業經濟運行新增不確定性
美國政府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尤其是今年以來的貿易霸凌主義,給世界經濟增長平添了許多不確定性。
1、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中美貿易戰固然有難以跨越的“修昔底德陷阱”作怪,更有美國國內中期選舉政治因素的作用,以及新一屆政府反復無常、周圍鷹派團隊的鼓噪,關鍵還是中國超預期的發展令美國徒生恐懼。據世界銀行最新數據,2017年美國經濟總量19.39萬億美元,中國12.237萬億美元;中國凈增超過1萬億美元,而美國凈增8000億美元。中國的超預期發展和美國的增長乏力,令美國的鷹派精英們憂慮加重。
貿易戰沒有贏家,只能是兩敗俱傷。當年奧巴馬政府對華輪胎加征3年關稅,2011年美國消費者為此多付出11億美元。今天的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發展肯定有影響,但分析來看,對石化產業的直接影響不大。
首先,美國最擔心的是中國的高端制造,所以500億美元的清單主要針對《中國制造2025》及其受益產品,如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技術、工業機械、新材料和汽車等行業。
其次,中美石化貿易額不大。2017年兩國石化貿易額476億美元,占石化進出口總額的8.1%。其中自美國進口225億美元,向美國出口251億美元。美國擬加稅的340億美元清單中的3個石化產品,2017年出口美國180萬美元,只占出口總額的10.8%;160億美元清單中涉及石化產品95個稅號,2017年出口美國總額18.2億美元,只占石化產品出口美國總額251億美元的7.2%。
再次,中國反制美國的340億美元清單中沒有石化產品;160億美元清單中有108個石化產品,而二氯乙烷、丙烯腈、聚碳、聚酰胺、有機硅、低密度聚乙烯等產品,是我們已經和計劃反傾銷的產品,所以直接影響不大。
不過,貿易戰對中國石化產業的間接影響和中遠期影響不容忽視。如液化丙烷、液化天然氣及能源產品受到影響;家具、機械、通信、輕工、紡織等產品被加稅,會間接影響石化涂料、顏料、合成材料等配套產品。
從中遠期影響看,近兩年中國原油天然氣等產品從美國進口占比雖不高,但增速很快。如2015年從美國進口原油6萬多噸,2016年增加了近7倍,2017年同比又大增近15倍。美國已成為我國第14大原油來源國,超過馬來西亞、南蘇丹、利比亞、哈薩克。液化天然氣也一樣,2015年從美國進口6萬多噸,2016年增加2倍,2017年同比又增加近7倍。美國現已成為我國第6大液化天然氣來源國。據美國自己的統計,2017年中國是美國第2大原油出口地,占比20%;是美國第2大液化石油氣出口地,占比12%;是美國第3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地,占比15%。
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今年上半年已高于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于42%。現在國內已建成十幾套丙烷脫氫裝置,去年液化丙烷進口總量1337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量占1/4。當前國內擬上乙烷裂解裝置也有20多套,而乙烷進口將來主要依靠美國。我國公布的反制產品清單中,就有液化丙烷等產品。由此可見,貿易戰的間接影響和中遠期影響一定會有,且對有的企業來說不會小。
2、油價不確定性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70.2美元/桶,同比增長33.1%。上半年油價也在不斷波動,布倫特油價最高時超過80美元/桶,最低時62美元/桶,個別時候與煤炭等大宗商品一樣也出現劇烈波動。5月末一周內,原油期貨日最高收盤價與最低收盤價跌幅近9%,此后一直震蕩下行,至6月中旬累計跌幅逾12%。6月底受美國廢棄伊朗核協議影響,油價又快速拉升,單日漲幅逾5%,很快突破74美元/桶,創出3年多來新高。受此影響,基礎化學品、合成材料等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震蕩。
下半年受美國單邊主義要求,所有國家停止進口伊朗原油,油價波動將會加劇。即使沙特等國承諾增產以補市,加上委內瑞拉減產的因素,油價的不確定性有增無減。我們預測,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在75美元/桶上下。
3、企業停產限產的影響
一方面是企業數量減少的影響。
實體企業是經濟強國的主要支撐,是創造財富的主體。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發展實體經濟予以高度重視并提出明確要求。但是,實體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并不樂觀。根據國家統計局對規上企業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業規上企業減少1666家,其中化工板塊減少1565家;規模以下企業很難也尚未作過統計,由于各種因素的疊加,會不會減幅更大?這些加劇了我們對石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擔憂。
另一方面是企業停產與限產的影響。
對于工藝技術落后、消耗高、污染重、排放不達標的企業,依法關停并轉是無可爭議的。但是,每遇重大活動、每遇安全環保檢查,有的地區和園區“一刀切”的采取停產、限產的措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學的。更有甚者,園區內一家企業發生安全或環保事故,園區內所有企業都要停產。石化裝置的生產與加工工業不同,連續穩定是最基本的條件,反復開停車不僅安全隱患陡增,而且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企業對這方面的訴求很強烈,可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今年以來,很多企業(包括在華跨國公司)又遇到了新問題——原來產業鏈上游配套中間體或原材料的中小企業停產,上游配套原料無貨可尋、要么價格猛漲,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有企業表示,不規范設立保護區對油氣采區影響較大;專業協會座談會了解到,上游礦山整治對磷肥、無機鹽、純堿行業也帶來影響。
四、石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全球石化產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尤其是去年以來,全球石化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我國石化產業上半年增長良好,下半年雖受到地緣政治和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但全球經濟復蘇的慣性仍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不斷顯現,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我們對中國經濟保持6.5%以上、石化行業全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都是充滿信心的。當然,在分析制約因素和挑戰的同時,我們還應把握石化產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1、煉油行業正經歷新一輪景氣周期
美國得益于頁巖氣革命,使原油產量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并給美國石化產業注入新的生機,已連續4年都有新煉油裝置建成投產。去年全球煉油總能力超過1億桶/天,其中亞太地區占36%。并且,亞太和中東成為煉油能力增長最快的地區,貢獻了全球90%以上的新增煉油能力。
2、烯烴產能快速增長和原料輕質化是最新趨勢
2010~2015年,全球乙烯產能年均新增300萬噸,其后連續3年增速明顯加快,將高達700萬噸/年。烯烴新增產能當中,丙烯多用丙烷脫氫工藝;乙烯主要是乙烷裂解路線,傳統石腦油裂解制烯烴的占比正逐年下降,全球石腦油乙烯占比已由2000年的61%下降到2017年的43.8%。
3、中國成為石化產業增長最快的國家
在我國石化產業,去年又有中石油云南1300萬噸/年和中海油惠州二期1000萬噸/年裝置投產,原油一次加工總能力達到8億噸/年左右;去年加工原油5.68億噸,產能利用率71%。今年四季度將有大連恒力2000萬噸/年和浙江石化一期2000萬噸/年裝置建成投產,石化裝置的集中度和煉化一體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2017年,亞太地區新增煉油能78萬桶/年,占全球新增煉能的82%。其中,中國新增66萬桶/年,占亞太地區新增量的85%。
據最新預測,“十三五”末我國煉油總規模將達9億噸/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人口峰值和汽車保有量峰值到來、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替代,中國的成品油市場也將飽和。“十三五”期間,柴油消費已現平臺期,汽油消費將在“十四五”期間達到峰值;煤油消費還有10年的增長期。到“十三五”末,高端化工新材料、特種纖維、高端膜材料等受關鍵技術的制約仍將是短板;乙烯當量消費還會有一定缺口;但目前規劃的PX項目若順利實施,將供大于需。
4、全球石化產業大格局正在形成
從全球大坐標看,近幾年呈現“343”的分化與大格局態勢。第一個“3”是“三熱”,即亞太、中東、美國,這是煉化產業發展最快的三大區域;“4”是指“四冷”,即歐洲、非洲、南美及前蘇聯地區,這4大區域的煉化產能一直處在停滯與萎縮狀態;另一個“3”暫且定義為“三強”,即美國、歐洲、中國,當然中國離石化強國還有較大差距。
在“三強”區域,不僅位列世界500強的石化公司較多,且并購重組頻頻出手、大動作不斷,初現未來世界石化產業“三足鼎立”的大格局。
美國有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菲利普斯、亨斯邁等,杜邦和陶氏又實現了先合并再拆分,按專業細分分拆為新材料(新陶氏)、生命科學(Coteva)、專用化學品(新杜邦)3家專業性公司,主業更突出,核心競爭力更強。
歐洲是BP、殼牌、朗盛、贏創等強手如林,拜耳又并購孟山都,將再誕生一家農藥和種子領域全球第一的公司。
中國在最新世界500強榜單中有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中化、中海油、中國化工、延長集團等石化企業上榜。國資委提出,下半年重點重組的5個領域有化工,照目前的形勢看,中國即將誕生一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工公司。
當然,近幾年石化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如原油直接制烯烴、甲烷直接制烯烴,以及在煉油能力過剩狀態下,適宜于現有煉化裝置轉型升級、多產烯烴少產油品的新工藝和新催化劑等,都需要我們去關注和把握。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