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公路運輸大數據報告》對外公布。報告指出,中國公路運輸業經濟區域化趨勢明顯,中國運力集中活躍范圍與經濟發達情況呈現正相關關系。此外,我國長干線運輸進一步減少,中短途運輸大幅增加,四大核心運輸經濟圈已經初步形成。
"公路運輸市場規模達6萬億元”
《報告》顯示,中國公路運輸的市場規模超過6萬億元,2017年貨量達到367億噸,貨物周轉量超過6.67萬億噸公里。從運力組織情況來看,全網12噸以上車型組織個數為177.9萬,平均每個組織的注冊車輛數為3.28輛,在不考慮掛靠等因素的情況下,我國的車輛組織依舊是小、散占據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從活躍運力數據看,已經形成了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成渝四大經濟圈,運力數據占比分別為18.4%、11.5%、8.1%、6.8%,合計占比超過44%。
" 運力活躍度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報告》從省份的層面,對全網注冊車輛數、GDP、運力三者間關系,采用各省份車輛注冊數量占全國的比例為參數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注冊車輛與GDP的相關系數為0.65,活躍運力與GDP的相關系數為0.9,呈現高度正相關。
從長短途運力活躍情況來看,城際和省際運輸占據主流?!秷蟾妗凤@示,按照車輛活動的區域劃分,200公里以內的城際、200-500公里省際、500-1000公里的相鄰經濟區、1000-2000公里的跨經濟區、2000公里以上的超長途占比分別為54.2%、20.4%、13.8%、8.7%、2.9%。
這與近幾年多式聯運的發展有緊密的聯系。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多式聯運也成為近年來治理污染的一大重要形式。采用鐵路、水路等方式進行長途運輸,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重型卡車長距離運輸造成的污染排放;在中短途運輸中,車輛運輸距離短,周轉快,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可以更多的使用新能源車輛,以減少污染。
從經濟發展區域來看,近幾年,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成渝四區域,經濟發展領先于國內其他區域,運輸數據也有對應的體現,超過40%的運力都是在這四大區域內,運力排名前十的省份也均是這四大經濟區的中心,占比更是超過60%。
從車型方面來看,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專用車車輛數分別為244.9萬輛、188.3萬輛、127.3萬輛、16.3萬輛,總數達到576.9萬輛。
同時,近三年來,我國12 噸以上重卡的平均車齡呈現大幅度下降趨勢,從2016年到2018年,其平均車齡由5.91年下降到4.56年,尤其是在2016 年至2017年之間,平均車齡下降 0.84 年,反映出近兩年出現大幅度的新車替換舊車的情況,這與GB1589-2016標準的執行、排放標準的升級和國三柴油車等老舊車輛淘汰政策的施行不無關系。
相關評論